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洞察与资讯

洞察与资讯

集成产品开发(IPD)在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研发管理中的应用

        [编者按]在国内,华为公司从1998年开始率先弓|进并实施IPD ,使产品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从此以后,国内多家企业成功实施IPD ,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那么, IPD究竟是怎样一套系统? IPD为何具有那么大的威力?为何业界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学习IPD、实施IPD?为何有些企业实施IPD后效果不佳?带着这些疑问,《饲料工业》杂志有幸邀请到康地恩总裁陈刚先生谈一下IPD在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研发 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集成产品开发是-种领先的、成熟的产品开发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生物技术行业研发的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点要求其产品研发活动必须在有效的管理控制下完成。基于对行业和企业的理解,尝试将 集成产品开发应用到生物技术行业的研发管理中,建立清晰的产品战略规划体系和严格的产品投资决策评审体系以保证“做正确的事”,建 立高效的IPD组织体系、IPD流程体系和IPD绩效管理体系以保证"正确地做事”,对提高 生物技术企业的研发管理水平将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集成产品开发;生物技术企业;研发管理


       当今世界面临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严峻形势,生物产业在保障人口健康与粮食安全的同时,在节能减排、资源替代、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起步虽晚,但是政府高度重视,不仅将生物产业确定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 展的支持力度。这对于中国的生物技术企业而言,无疑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研发管理能力的不足却严重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


1.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研发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虽然国内生物技术企业不断提高对研发管理的重视和投入,但是大多数企业对于如何构建一套 高效的研发管理

体系还很模糊,是在摸石头过河。


1.1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研发管理现状

     生物技术属于高科技行业,对创新的要求比较高。但是中国企业在研发管理方面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

     首先是高投入。在这个行业,研发投资占销售额的比例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据不完全统计,其投入是所有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鉴于这种情况,很少有中国企业敢于全面涉足技术研究,而只是重视-一个或者几个技术环节的研究,甚至有很多生物企业只有服务和营销而基本没有研发的能力。

     其次是长周期、高风险。以生物药品的研发为例,从开始研发到产品最终成功上市一般需要12年左右的时间。


       一种新药从最初研发到最终研发成功,平均需耗费约9亿美元左右。即便一个新药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最后研发成功 ,但是研发成功的产品里仅有个别产品能收回研发成本。而一般来讲,专利年限仅有8年到10年,也就是只有这么长时间来收回这些开发成本。整体而言,生物技术研发是一个非常昂贵、 费时漫长、耗费大量资源的过程。

      研发的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意味着每一项研发决策都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应该慎而又慎,也意味着每一个研发项目都应该进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提高研发管理的有效性。


1.2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研发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研发活动缺乏战略规划。由于资金的缺乏和技术积累的薄弱,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生物技术企业都没有明确的研发战略,常常是在高层指示下就直接开始了投入。这造成产品与技术的开发重合, 最终导致实用产品迟迟推不出来。有时即使产品研发出来了,却不符合市场的要求或者没有优势,浪费了大量资源。

      其次,研发活动缺乏严格的评审。生物技术企业的研发评审往往是技术型而不是业务型,主要依靠主观判断来分析市场需求。由于评审和决策仅仅是出于主观判断,没有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结果造成产品不断修改,浪费大量资源。


第三,研发过程缺乏跨部门的协同。

      在大多数生物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被认为只是研发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只是在帮助研发部门]做事情。而研发部门认为只要产品能顺利转入中试,其部门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是否稳定,产品是否能如期上市、是否能被市场所认可则是其他部门]的任务。这种理解使得研发这一个整体活动被分割,没有 人为这一活动的整体目标负责。也有部分生物技术企业采用项目团队的方式进行产品开发,但真正运作高效的项目团队却少之又少。项目团队更像是临时组建的草台班子,成员仍然从原职能部门利益出发做事, 没有真正的项目意识。


第四,研发流程管理薄弱。

       很多生物技术企业制定了产品研发流程,但只是一些功能流程(如工艺开发流程) ,而缺乏集成各功能流程的总体流程,导致产品开发项目在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参与到产品研发过程方面缺乏统一部署和安排。


第五,研发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研发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很高,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强烈的要求。但企业内部的发展空间有限,不可能把大部分研发人员安排在管理岗位上,况且,很多研发人员没有意愿或者能力担当管理岗位。企业需要在内部为研发人员设计一条新的发 展通路,让他们在企业内部就能完成自我实现。


1.3中国生物技术企业呼唤整体的、系统的研发管理解决方案

        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是指不单独依靠某一项要素解决问题,而是依靠相互关联的多个要素的配合,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具体到研发管理,就必须通过研发理念和战略、研发项目管理、跨部门]的协同等要素的相互配合。

        近年来,集成产品开发作为一套 系统化的研发解决方案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了解和认可,很多企业认为集成产品开发是企业研发管理模式建设的方向,为企业研发管理模式改进提供了发展路标。同样,也有不少企业对其适用性提出疑问,包括这样一套起源于西方的管理模式是否适合中国企业 ?这样一套起源于电子行业的管理模式是否合适其他行业?

      鉴于对生物技术行业的理解, 我们认为集成产品开发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研发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应该尝试推广。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介绍该理论体系的主要思想。


2.集成产品开发的核心思想

        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简称IPD)是一产品研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是全球领先的研发咨询机构PRTM公司提出的研发管理模式[IPD的思想来源于美国PRTM ( Pittiglio Rabin Todd & Mcgrath,缩写为PRTM )公司出版的《产品及生命周期优化法》( 简称PACE一- Product And Cycle -time Excellence )一书,该书中详细描述了这种新的产品开发模式所包含的各个方面] ,是经过IBM等领先企业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先进、成熟的研发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在世界各地,众多著名企业纷纷实施IPD ,以提升创新能力。




IPD作为一种先进的产品开发理念和管理体系,其核心思想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把新产品开发作为-项投资决策,并通过预算来管理项目。IPD强调要对产品开发 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析;对新产品开发进行分阶段投资,并在开发过程中设置检查点,加强阶段决策,通过阶段性评审来决定项目是继续、暂停、终止还是改变方向,从而达到减少投资失误和使失让2021-12-14 19:57:35|目的。

②基于市场进行新产品开发。IPD以市场驱动为导向,强调产品创新-定是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的创新。因此, IPD把正确定义产品概念与市场需求作为流程的第一步,着眼于一开始就把事情做正确,并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从客户的要求出发制订有关计划。

③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IPD通过建立跨职能部i门的团队,为部门间界面管理提供了-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跨部门团队消除了部门界面隔阂,使产品研发团队成为各部门]沟通和共享信息的桥梁。

④大量采用异步开发模式。通过严密的计划、准确的接口设计,把原来的许多后续活动提前进行,这样可以缩.短铲品上市时间。步开发不仅仅是产品设计活动的并行展开,也包括其它相关部门的活动。

⑤重用性。采用公用构建模块( CommonBuild - ingBlock , CBB )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CBB是实现异步开发的基础和手段。当产品是基于许多成熟的共享的CBB和技术搭建或集成而成,产品的质量、进度和成本会得到更好的控制和保证。

⑥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之间的合理平衡。产品开发是复杂的,因为产品开发人员必须完成成千上万项活动,而这些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个部门,如何协调这些活动便成为极其复杂的工作。为了能管理好这些庞大而复杂的活动,产品开发过程必须成为结构合理、定义清晰的过程。但产品开发流程不同于生产流程,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因此IPD流程是有限度的结构化。


3.集成产品开发在KDN研发管理中的应用

      KDN组建于2001年,公司以酶制剂和微生态为主营业务,产品应用于农业、纺织、造纸业、食品、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多种产业。在过几年的研发实践中, KDN走了许多弯路,比如有些研发项目的立项主要是来自研发负责人个人的偏好而非市场需求,当产品研发出来时才发现根本没有竞争力。近年来,为了改变现状,提高企业的研发效率, KDN尝试将IPD应用到企业研发管理系统的建设中,从以下五个方面系统性地建设研发管理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规划体系、强调投资评审的决策体系、跨部]研发团队、基于流程的管理模式和强调关键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前两者关注“做正确的事”, 后三者关注“把事情做正确"并高效地完成。


3.1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规划体系

       KDN所面临的研发环境是:酶制剂和微生态行业国内外的研发实力差距巨大。尽管KDN是国内酶制剂、微生态生产企业的领先者,但与国际大公司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 上。面对国际大公司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 KDN必须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技术进步。针对以上分析, KDN提出以市场为駒、以产品为目标的研发定位, 打造基于市场需求的校企结合、所企结合的研发模式。

       在当前的行业形式下,公司分阶段采取不同的研发策略,分别是跟随、超越与领先。在跟随与超越阶段,主要采用应用研究与集成创新,将主要的人力、物力集中在应用研究与产品研发,通过这种资源整合与技术集成的研发定位与策略,用较少的时间、人力、财力投入,快速缩小与国际大公司的技术差距;同时在部分重点领域利用国家政策和横向科研合作,投入有限资源开展原始创新,以求打基础、积蓄力量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一个 飞跃和质变。


3.2强调投资评审的决策体系

       KDN将投资的理念融入了研发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投资决策评审系统。

       KDN特别强调产品开发立项前的决策评审,要求每一一个申请立项的课题都要充分收集相关信息,评估产品市场前景,甄别优秀项目和劣质项目。以保证研发资源投向潜在的优秀项目。KDN的研发体系以研发项目为管理和评估单位,实行项目负责制。一旦有了具体的研发项目意向,研发人员将设定研发目标,预估研发进度、效益及经费预算,并整理成规范的企业内部项目申报材料。随后在公司科研管理部组织的项目评审会上进行答辩。企业内外部专家在听取项目申报人的答辩后,会从“项目必要性、技术可靠性、创新性、已有工作基础”几个维度打分,筛选出一些研发项目进入企业内部项目库。

        企业应该在研发的不同阶段设置合理的决策评审点,监督控制产品研发的运行。KDN的投资决策评审点包括概念性决策评审、计划决策评审、项目结题评审以及生命周期评审。决策评审点实际上是一种喇叭口的结构。也就是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之后筛选出最有潜力的项目,并且在”动手” 之前尽可能地进行“瞄准”和计算"提前量”。生物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投入都很大,通过采用上述的步骤进行决策评审,努力使最后进入开发阶段的项目都是最健康和最明确的。


3.3跨部门研发团队

      生物技术企业是典型的多学科聚集的产业,技术的链条较长,因此在生物产业的有效研发必定是-一个跨部门的综合性活动,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基于IPD的理念与生物企业的特点, KDN构建了跨部门]的研发团队。

      跨部门]项目团队根据所设定的开发目标,把与开发活动相关的各职能部i有机地组织起来,予以充分的授权,相互协作,共同实现预期的研发目标。KDN的跨部门]研发团队主要通过横向和纵向两条线路实现管理。横向通过产品研发团队打通职能部门之间的隔阂,作为-个整体对产品研发及其成功负责;纵向通过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帮助,提升专业能力。针对实际的需要, KDN的研发体系分为应用研发平台和基础研发平台。应用研发团队接受事业部和研发中心的双重管理。


3.4基于流程的管理模式

        跨部门的项目运作方式对企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员工无法按照传统的部门]职能任务完成工作,而必须满足流程的需要。比如新产品开发工作是一个典型的跨部门的综合性活动,但是长久以来,企业把这项整体任务交给研发部(或产品开发部)一个部门去完成。研发部不依靠市场需求而是依靠自己所开发的技术来定义产品,完成新产品的研制,而后把没有考虑可生产性的样品交给生产部门]来生产,不得不为了满足可生产性而返回研发部门门重新设计,或者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不得不重新收集信息后再返回研发部i门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义。这些活动都造成了浪费,更重要的是贻误战机。

      为此,KDN设计了基于流程的管理模式,就是通过流程打破部门壁垒,解决上面所描述的问题。流程导向关注的是客户而非_上司,根据客户需求而不是领导指示来定义产品和活动。流程导向关注的是整体而非局部,打通部门壁垒实现整体利益。对流程导向的重视就是对客户导向的重视,对市场需求的重视,符合"市场导向的产品战略”的要求。


3.5强调关键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

      设计再精密的系统如果离开人的执行都是空谈, KDN采用了关键绩效指标法,引导管理者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能.对绩效产生最大驱动力的经营行为上。不仅强调了绩效的结果,同时关注驱动绩效的主要行为。KDN生物的使命是“生物科技还原生态世界”,公司愿景 是"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生物高科技企业”,KDN生物根据使命和公司愿景所设定的关键绩效领域有: 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社会责任。具体到"技术创新”这个关键绩效领域,可以分解出如下的关键绩效指标,包括专业认证数量、产学研体系建立数量、产品研发能力指数等。指标继续向下分解,以"产品研发能力指数”这个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为例,分解到流程的话可以有类似于下面的关键绩效指标,比如新产品的成长性等。这些关键绩效指标可能将由不同的部门门]共同承担,以提高协作性。分解自企业发展目标的少量关键绩效指标保证了人们工作的清晰度,以及对目标的指向性。


IPD的2大重整:流程重整和产品重整


      流程重整是重整产品开发模式,产品重整是重整产品结构。上述7大核心因素中,跨部门团队、结构化流程、项目和管道管理属于流程重整范围。异步开发和公共基础模块属于产品重整范围。$APPEALS和投资组合分析侧重于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分析与理解,属于市场管理(Market Management, MM)范围,MM作为IPD的输入,重点通过理解市场、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制定业务计划等步骤,实现产品市场前端的构思与分析,明确产品开发的路标规划,具体指导和牵引后续的IPD产品开发。 


IPD的局限性


     IPD是IBM提出的系统化的研发管理方法,IBM本身拥有非常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同时公司的技术能力也是勿容置疑的,当时IBM的危机主要是大企业病、部门壁垒、缺少快速市场响应、傲慢无视竞争对手的进步,而本身的功底和能力是非常不错的。基于此产生的IPD管理体系,更多关注宏观管理内容,而微观操作方法定义不足;微观操作对IBM这样的公司是不成问题的,这一点恰恰是国内企业推行IPD的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国内企业的研发普遍面临:技术短板、人员素质一般、资源不充分、团队不稳定、基本的管理能力缺失等多重困境,要想做项链需要有珍珠才行,而IPD更类似做项链。 


IPD的实施难点


IPD是一种先进的产品开发理念,但它在实施上的难度和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什么要建立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

企业产品开发流程往往结构化程度明显不足:

1. 开发产品没有一个“统一方法”;

2. 产品开发流程是局限于研发工作的部门流程,而不是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全流程;

3. 产品开发流程是基于职能部门分割的串行的流程;

4. 产品开发流程缺乏明确的阶段划分和层次划分;

5. 职责界定不清晰,理解不统一;

6. 术语和定义不一致。

当面临这些问题时,建立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成为必然。通过建立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

1. 建立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全流程,及时响应市场/客户需求,有效管理需求变更,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2. 串行开发流程转变为并行开发流程;

3. 有助于通过建立工作标准对工作产品与过程进行检查与控制,保证产品开发质量;

4. 有助于制定准确的计划并依据计划进行监控,及时了解项目状况,并采取纠正措;

5. 有助于降低沟通和澄清理解偏差的成本。

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

02101847_5Wt5.jpg

1. 采用分层分级的思想,纲举目张地呈现产品开发流程;

2. 建立跨部门的产品开发和管理团队(PDT/IPMT)及其运作机制

3. 建立规范的产品开发决策评审和技术评审流程及操作指导;

4. 识别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里程碑点和关键控制点(业务决策评审点DCP、技术评审点TR、关键里程碑/事件点,如:模具评审点、长交期物料的认证等等);

5. 明确各阶段的交付件及进入退出准则,并建立相应的模板和表单。

研发项目管理体系

1. 建立以产品开发流程(IPD流程)为基础的,集成了项目管理模式、IT及跨部门团队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

2. 建立跨部门的、端到端(E2E)的项目计划体系,并分层实施、分层监控;

3. 建立全面的项目管理体系,涵盖质量、风险、沟通、团队建设等;

02101848_Rshy.jpg

分层实施、分层监控

产品开发流程(IPD流程)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02101848_dD0t.jpg